聚焦發展看高新 “數讀”首季“開門紅”
高新區持續發揮園區央企帶動作用,深度實施央地合作發展新模式。
高新區繼續強化非公企業基層黨建工作,著力培育和建強天意黨委、中藍電子黨支部等11個“紅色驛站”建設。
通過全過程服務保障企業穩產和快速發展的同時,強化與重點稅源企業的“稅務對接”,一季度完成稅務收入5.78億元。
從1月份開始,高新區積極引導和服務企業復產,目前園區規上企業復工率達92.4%。
錦程環保資源化再利用新型建筑材料項目,已完成場地平整、廠區道路排水和樁基工程、基礎開槽等。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22年度綠色制造名單中,盤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獲評“綠色工業園區”。
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的首戰之年,聚焦盤錦高質量發展,盤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重要“根據地”。
首季之戰,決勝全年。
高新區以省市黨委、政府重要發展部署為行動指令,以黨建引領為堡壘堅定必勝信心,以園區新時期、新階段發展規劃為主戰方向,以深化主導產業、優勢產業、未來產業協調發展為核心戰略,統籌安排、同步推進各項工作,集全員之力多點出擊,圓滿完成首季工作目標,用一張出色的“首季發展答卷”和一串串飽含心血的數字,展示了高新區在盤錦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勇當“排頭兵”的決心和擔當“主力軍”的實力!
園區經濟持續向好,各項數據“飄紅”——
第一季度,高新區預計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34億元,同比增收7181萬元,增幅27.3%,完成全年任務49%。
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4億元,同比增長0.5%;規上工業增加值18.6億元,同比增長1%;固定資產投資4.2億元,同比增長15.9%。
截至3月末,正處轉型升級階段的裝備制造行業發展平穩,預計實現產值7.2億元,同比增長18.2%;新興行業穩步增長,光學電子產業預計實現產值2.6億元,同比增長0.7%。
從1月份開始,高新區早安排、早動員、早介入,積極引導和服務企業復產,目前園區規上企業復工率達92.4%。
在通過全過程服務保障企業穩產和快速發展的同時,強化與重點稅源企業的“稅務對接”,完成稅務收入5.78億元。
始終堅持黨建引領,筑牢紅色堡壘——
第一季度,高新區堅定“以黨建促發展、以發展強黨建”的政治站位,推動黨建與各項工作深度融合,發揮黨員推動發展的先鋒模范作用,做實做細群團工作,形成上下一心的發展合力。
常態化組織園區1119名黨員通過“線上+線下、集中+自學、理論+研討”等方式,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二十大、全國兩會關于發展的核心內容,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有關發展的重要部署要求。
繼續強化非公企業基層黨建工作,著力培育和建強天意黨委、中藍電子黨支部等11個“紅色驛站”黨建示范點,深化實施3個省級黨支部的標準化規范化建設試點工作,圓滿完成了對69個基層黨組織的測評工作。
依據遼寧省營商環境問題“萬件清理”監督行動方案,制定了《盤錦高新區2023年營商環境問題“萬件清理”監督行動方案》,聚焦“八個環境”監督重點,建立了專項整治與落實整改常態化、長效化機制。
進一步完善了“企業社區”黨委工作模式,調整了“1+N”功能載體,打造科技創新、網格管理、技能培訓、數字信息4個平臺,使園區的黨建特色更加突顯。
強力推進精準招商,加快產業集聚——
第一季度,高新區完成認定簽約注冊項目14個,同比增長27.27%;到位內資完成8.87億元,同比增長46.9%;外貿進出口完成0.69億元,同比增長31%。
圍繞8條產業鏈梳理出50個目標項目,在光學電子、數字經濟、新能源,產業金融及央地合作等方面,持續開展京津冀及長三角地區招商活動。
黨政主要領導提前部署、靠前指揮,帶隊開展了8輪“走出去”招商活動,拜訪對接企業47家,洽談儲備項目42個;“請進來”招商吸引了38家企業,洽談對接項目29個。
與興隆臺區協同發展,聯合主辦“冬季大招商”活動,在簽約儀式上完成了10個高質量項目的簽約工作。
提前圍繞即將在6月舉行的知名民企助力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高端峰會,結合園區產業特點進行項目梳理,共梳理并陸續對接14家企業,其中包括1家世界500強企業、7家上市企業,6家行業領軍企業。
積極推動項目建設,保持發展活力——
第一季度,高新區集中精力推進項目落地建設和達產達效,為園區的持續發展源源不斷注入活力。累計實施開復工項目23個,其中新開工項目4個,續建項目19個。
錦程環保資源化再利用新型建筑材料項目,目前已完成場地平整、廠區道路排水和樁基工程、基礎開槽等施工內容;
遼寧鍵凱醫用藥用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產業化與創新應用成果轉化項目,目前各單體建筑基本完工,正在進行設備安裝調試;
廣田熱電清潔供熱擴能項目,目前正在進行外圍管線施工;
中藍光電年產5億顆移動終端高精度馬達智能制造項目部分產線已達產達效,更多高端生產線將進駐光學電子產業基地;
北斗通航裝備制造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已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復,近期將完成國家重大項目庫的入庫工作……
潛心培育產業集群,加快結構升級——
第一季度,高新區按照頭部企業本地配套率提升方案和產業集群工作方案,加快推動頭部企業配套,潛心培育產業集群,加快數字化升級改造,實現產業生態、創新能力、融資環境、產業鏈供應鏈的同步提升。
持續發揮園區央企帶動作用,深度實施央地合作發展新模式,強化央企、民企、外企合力,夯實產業發展基礎、拓寬產業發展空間,全力確保年儲備央企項目5個以上,開工項目2個以上、竣工項目1個以上。力爭在2025年,實現園區央企營業收入達到400億元。
目前,光學電子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初具規模,集聚關聯企業7家,初步形成了集研發設計、制造、銷售、檢測為一體的產業體系,已推薦申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完成了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展廳搭建完成,新增入節點企業3家。
積極開展“小升規”企業和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為14家企業建立小升規企業培育庫,為35家企業建立優質中小企業培育庫,已申報創新型中小企業19家,正在啟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申報工作。
不斷推進企業創新發展,組織企業申報創新產品4項,企業技術創新重點項目2項,揭榜掛帥項目3項。
深度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服務質效——
第一季度,高新區在穩步落實市政府下放的98項行政職權的基礎上,全面承接水土保持審批、驗收等4個政務服務事項,進一步完善了園區審批管理權限、簡化行政審批程序,延伸服務內容。
高新區營商環境建設工作在2022年度全市考核評價中排名第一。圍繞已經取得的成果和經驗,高新區著力創建并推行了1個工作方案+3個專項行動+5個工作專班+N個項目管家的“1+3+5+N”工作機制。重點開展了重大項目促建專項行動、特色產業集群培育專項行動、科創金融服務提升專項行動,激活了項目督查專班、產業鏈招商專班、重大項目建設專班、基礎設施建設專班、高新區晉級專班,以項目管家為紐帶,及時細致、全面徹底地解決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面臨的急難愁盼問題。
117名項目管家全時對接服務279家企業和29個項目,明確了管家在政務服務、金融人才,安全環保等6個方面的管理和服務內容,完善了管家24小時線上服務平臺。
繼續幫助企業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強化科技平臺建設。目前,園區企業共引育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33人、優秀科技團隊52個,形成了7家省級實質性產學研聯盟和16家省級科中小提升類聯盟。
嚴肅落實督查整改,確保安全生產——
第一季度,高新區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具體要求,全力推動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常態化,加強隱患治理,實現了“零風險”“零隱患”“零事故”的高質量發展。
組建1個安全生產綜合督查工作專班和4個督查組,實時梳理安全風險點、隱患點,監督和推進安全生產督查工作,推動風險隱患問題快速、徹底整改到位。
緊盯危險化學品、非煤礦山、涉氨制冷、粉塵涉爆、長輸管道、消防、建筑施工、城鎮燃氣、自建房等8個重點行業領域,掛圖作戰、對癥下藥、嚴肅整改。
目前,通過常態化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共發現風險隱患問題139項。其中,126項已經完成整改并通過驗收,另外限期整改問題13項。
各項工作的協同推進和有效落實,實現了高新區的“開門紅”。高新區在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已取得的成績,也在首季之末得到了充分認可:在全省經濟開發區創新提質新突破三年行動誓師大會上,高新區被評定為“2022年遼寧省十佳省級經濟開發區”和“2022年示范省級經濟開發區”。隨后,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22年度綠色制造名單中,盤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獲評“綠色工業園區”。
首戰告捷,高新區重整旗鼓又出發——發展,沒有終點!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助力盤錦走在新時代遼寧全面振興前列的征途中,高新區有堅定的發展信念、明確的發展方向、十足的發展信心、滿懷的發展熱情,更有謀求長遠發展的智慧和力量!